背景:
阅读全文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招收全日制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日期:2015-09-27]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

学校概况

云南农业大学是云南省唯一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38年,始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开展推免生工作高等学校。

学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205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9000余人。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433402.46平方米,校舍面积560884.66平方米;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1972148.57平方米,校舍面积619454.77平方米。校本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3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8.92亿元。校本部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云南省教育厅农学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283.04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128.19万册,电子文献154.85万册,可使用中外文数据库69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正致力于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现设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农业推广硕士13个领域,工程硕士、体育硕士均为3个领域。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审批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现有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5个;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云南省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校还建有24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及6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656人,其中专任教师1273人,正高职185人,副高职476人,博士生导师69人,硕士生导师55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0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7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5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云南省首批“云岭学者”人才培养工程2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

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务院综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800多项,科研经费达10.6亿元,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50余项,审定登记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甘蔗、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系)150余个。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三农”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政企商相结合与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其中,李铮友教授等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曾养志教授等潜心研究西双版纳微型猪近交系35年,繁育28世代,近交系数达99.96%,居国际领先水平;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全文发表,创建的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冬季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累计推广应用2亿余亩;盛军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多酚代谢免疫调节技术、普洱茶精深加工技术、生态种植技术,及研发的普洱茶珍、多酚云烟、辣木系列产品,为一批龙头企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学校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科教兴农之路,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大力推进校地、校企间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以服务“三农”为主体,多项社会服务工作为支撑点的“一体多点”科技服务新格局,社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在剑川县、会泽县、马龙县创造性开展定点定人对口帮扶“3+3”校县联合行动,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先后挂钩扶贫寻甸县、姚安县,多形式为扶贫点办实事、解难事;在镇康县、泸水县全面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全力支援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在昭通、玉溪、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参与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大力推广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覆膜种植、水改旱、集中育秧育苗为主的十大科技增粮措施;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昆明、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余个州(市),与天士力、苗乡三七等150多家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努力办好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积极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依托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等优质培训资源,共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实用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学校连续六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年度社会扶贫先进集体”;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先进集体”、“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22个国家的74个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2012年,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首批国家级援外教育和培训机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获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建盖了国际学院田家炳楼。2014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外国留学生院校。与荷兰劳伦斯坦应用技术大学开展“2+2”模式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开展多项科研合作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科至博士生;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社会科学及人文大学、河内大学及太原农林大学等高校以“2+1+1”模式合作培养越南语专业本科生;与越南荣市大学、越南河江省教育厅、越南奠边省教育厅等开展2+3本科教育项目;与泰国大学以“2+1+1”模式联合培养泰语专业本科生。与日本鹿儿岛大学、京都府立大学、北海道大学和琉球大学等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已培养近500名本科、硕士和博士外国留学生。承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等部委或国际组织委托的援外农业科技国际培训班10余期,为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培训国外学员300多名;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合作,为越南举办了50期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训学员1500多名。先后主持了GEF、EU、ADB等资助的20余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常年聘请外专、外教10余名,每年有30多名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院士和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或被聘为客座教授。目前在校留学生100余名。此外,学校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考爱社区学院和里沃德社区学院等签订了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协议。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大力弘扬“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三农”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云南省十大兴滇人才、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部级劳模等100余人。有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1人,全国人大常委1人。培养出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杨继斌;全国大学生百名自强之星刘艳华;全国百名优秀大学生胡颖;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冠军韩桂明;首届全国城市电视台业余主持人大赛最佳主持人刘亚萍;全国新丝路杯模特大赛云南赛区冠军徐靖等优秀大学生。校男子篮球代表队连续多年获云南省高校篮球比赛冠军。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云南省德育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和昆明市文明单位称号。

办学70多年来,学校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继往开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之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国际上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研究生奖励与资助政策

学校已建立起包括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科技创新基金、专项奖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多元奖助体系。

(一)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3万元、硕士研究生2万元,奖励人数按省教育厅下达数量执行。

(二)省政府奖学金

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由省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2万元、硕士研究生1万元,奖励人数按省教育厅下达数量执行。省政府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属于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奖学金,同一学年内二者不可兼得。

(三)国家助学金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实行国家助学金制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学制内非在职(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全日制研究生,补助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获得资助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10000元/年、硕士研究生为6000元/年,分10个月发放。

(四)学校助学金

从2014级研究生起,学校助学金由学校统筹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导师资助及社会捐助,资助学制内非在职(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全日制研究生。学校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10000元/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000元/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分10个月发放。

(五)学业奖学金

1.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及学术成果奖

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从2014级研究生起,由学校出资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学制内非在职(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优秀奖学金、学术成果奖。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分为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奖励标准分别为8000元、5000元、3000元,评选比例分别为10%、25%、15%;学术成果奖奖励标准为1万元,获奖名额不限,评选对象为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学术成果奖每年评审一次,学校将当年优秀奖学金、学术成果奖一次性发放给获奖研究生。

2.新生优秀奖学金

为吸引更多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从2014级研究生起,学校设立研究生新生优秀奖学金,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研究生新生(在职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一次性奖励10000元,获得新生优秀奖学金的研究生在当年内不可兼得学校助学金。

(六)科技创新基金

为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支持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培育新的科研生长点,学校出资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符合条件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可以个人或集体形式提出申报,由研究生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立项,创新项目立项指标根据申报质量而定,宁缺勿滥,每年立项总额不超过50万元。

(七)专项奖学金

有勇奖学金20000元/人,伍达观奖学金3000元/人、助学金1000元/人,奖励人数按学校分配数量执行。

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云南农业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

一级学科博士点

0904 植物保护 0905 畜牧学 0909 草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090401 植物病理学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090403 农药学 0904Z1 入侵生物学 0904Z2 植物营养与病害控制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0905Z2 食品资源与营养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0712 科学技术史 0828 农业工程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901 作物学 0902 园艺学 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4 植物保护 0905畜牧学 0906兽医学

0909 草学 0972食品科学与工程 1203农林经济管理

重点学科

级别 学科名称
农业部 植物病理学
省重点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经济作物学、动物食品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综合防治、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农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植物营养学、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水土工程、农业资源利用、畜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兽医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

点击下载: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doc(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在线查阅: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招收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招收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范围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招收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范围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我要咨询或发布信息| 编辑: yangying| 阅读:
热门培训课程
热门培训课程
热门评论
Baidu
map